第08版:话题

减负:被素质教育与中高考轮番撕扯的谜题

确定做“减负”这个话题之后,我们联系了很多话题对象,好几个家长(主要是父亲)发出灵魂拷问:“让我说这个,有什么用?能改变现状吗?”质问中透着绝望。

前几天,澎湃新闻转发“减负2019,中国家长已疯”;《半月谈》更是在近期接连就减负问题发文、发声,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他们讨论的意义又何在呢?

一说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面临的中高考,这在“一考定终生”的中国现下,的确是减负最大的“拦路虎”,甚至是挡箭牌。这就导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家长越来越焦虑,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何为“减负”,为何“减负”?在教育部的顶层设计里,初衷是“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减去超出教学大纲的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教育部门的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但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

用“剧场效应”来形容当前的中国教育现状是最恰当的: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中国家长都是被裹挟在滚滚洪流之中的剧场观众,是当一名淡漠无助的看客,还是当一位能够共情的有识之士?

正如《半月谈》采访中某位教育局长谈到的,“减负是门技术活,要有科学性,要从内涵上着手去减负,以优质的教育教学来减负,要促进基层想法设法地进行教学创新。”这也可看做本刊的初衷和愿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研员李昊提出教师在“减负”中的大有作为,张平德校长对“减负增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任毓萍老师曾主导的“O型考试改革实验”和邱岭女士提出的分级作业,是因材施教的真谛,也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方法之一。不过,前提是,要有老师愿意这样做。但我们相信,肯定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据我们了解,至少有汉滨区培新小学某班的数学老师,已经在给学生分级分层甚至对个别学生单独布置作业了。而最令人唏嘘的是,这位老师还是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也正处于焦虑之中。这便是共情的力量。

我们相信,没有人能比老师更熟悉所在领域的教学规律和自己的学生,没有人能比校长更擅长调动学校老师的积极性。我们希望的是,用我们的话题和平台,让有识之士可以发声,引发更多的人来思考,以此激发更多的理性声音,进而哪怕影响到一位校长或者老师,能够直面社会、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和不安,并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学生做点什么,就善莫大焉了!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