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业

经济快讯

千家坪二十年天然林保护成效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 刘祖国)11月10日,省天保中心一行四人考察平利县千家坪林场20年天保工程管护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9年至2019年,千家坪林场管护天然林43万余亩。其中建在海拔2900余米的天书峡护林站交通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辖区内设天书峡景区,火灾隐患时时存在,管理难度大,全体干部职工常年看守着8.1万多亩以人工松林为主的天然林;正阳护林站点多线长面积大,毗邻重庆市城口县,正阳大草原游人如织,护林员早出晚归常年巡逻、管护天然林25万多亩;冯家梁护林站管理区域零星分散,全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坚守管护天然林9.1万多亩。通过实地了解,考察组认为千家坪林场20年上下齐心奋战,精心管护,实现了无森林火灾、无乱砍滥伐、无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案件发生,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増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打造了陕南生态名片。

汉阴县实施退耕还林2.97万亩巩固脱贫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 祝小康)近日,从汉阴县林业部门获悉,市发改、财政、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下文,下达汉阴县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 2.97万亩。

汉阴县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于今年启动,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工程实施将突出核桃、茶叶、蚕桑、猕猴桃等重点产业,加大退耕还核桃、退耕还茶力度,继续对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予倾斜安排,持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度,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该县林业局担起主体责任,做到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即日起逐镇、逐村、逐户抓好任务落实和启动实施,严格依据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上安排任务。实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标准,兑付每亩补助含种苗费在内的资金1600元共计4752万元,分三轮次兑现。

平利城关党旗辉映促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 邓海洋)平利县城关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抓手,把好结对帮扶“责任棒”。

该镇明确5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对全镇2568户66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扶贫责任全覆盖。各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入户两次,同贫困户家庭话家常、问冷暖、讲政策、解难题,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特色产业发展上坚持群众主体、长短结合、精准施策、持续增收,聚焦“五个十万”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壮大一批龙头,建好一批基地,兴起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目前,该镇培育茶饮产业市场主体30家,建设茶叶加工厂23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5个、县级4个,形成园区承载、主体带动、群众参与的茶饮产业发展新格局。

白河交运局实现党建业务一体化

本报讯(通讯员 项能菲)今年以来,白河县交通局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围绕“六建六化”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上水平。

抓好党建促脱贫。局机关支部在农庄村推行“产业+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联合白河忠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农庄村贫困户签订种甘蔗收购合同,带动就业137人,人均增收4000元;抓好亮点促成效。局机关支部以“八比八看”为载体,积极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等单位开展“四好农村路”“星级客运站”“窗口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抓好建设惠民生。脱贫攻坚期间,改造升级县乡公路9条145.7公里,完成通村公路“油返砂”改造工程412公里,新修通村组及产业路419条1047.22公里,完善道路17条88.3公里,安防工程22个297.9公里,新修各类桥梁69座2013延米,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亿多元。

汉滨区水利局脱贫攻坚创佳绩

本报讯(通讯员 李永明)时至年底,汉滨区水利局136名帮扶干部坚持帮扶工作不松懈,克服一切厌倦情绪,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帮扶成果,让每户贫困户安居乐业过上美好生活,提升脱贫工作满意度。

今年以来,区水利局全体帮扶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产业发展、外出务工、园区建设、公益岗位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真心实意进行帮扶,定期跟踪检查,帮扶到位,对一些风险户、边缘户抽调精兵强将进行重点帮扶,并采取超常规措施补足短板,拔寨攻坚,以干克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帮扶任务。目前,全局帮扶的8个村612户贫困户全部做好户档资料规范整编工作,做到了软件规范,硬件达标,受到相关方面好评。

板厂村“小丹参”带来“大收获”

本报讯(通讯员 刘成军)不久前,紫阳县高桥镇板厂村中药材丹参迎来丰收季,药农忙着采挖成熟丹参,脸上洋溢着喜获丰收的笑容。

丹参种植短平快,当年种植当年收益。自2018年开始,该村联系天和药业公司率先在该村成立继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搭建“支部+合作社+农户”平台,通过产业示范引领,短短几年一半以上农户相继加入到中药材种植产业中来。“按目前采收情况,每亩产量300公斤左右,今年公司按市场价每公斤16元回购,亩产将近5000元。”药农介绍,村民除获得土地流转费用、集体经济分红外,还能在产业园务工,人均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据初步统计,该村今年共计种植丹参200余亩,仅此一项价值将超过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