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汉滨:“空壳村”清零

通讯员 李彬 张昊

“刚回来,没有资金,没有经验,多亏村党支部把村集体的5万元帮扶款送到家,还帮着流转土地,教我技术。”回想起创业初期,汉滨区谢坪村村民魏泽会感激地说。

今年,通过养猪和种植八月炸,魏泽会已经收入近10万元。前不久,她还在村里发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红一点、带一片。在汉滨区像魏泽会这样带贫益贫的职业农民还有很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围绕“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现了17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清零,348个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达4475万元,带动5.5万户19.1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早在2017年,汉滨区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实施细则和保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产业、助力脱贫、壮大积累的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

距离城区92公里的牛蹄镇朝天河村是汉滨区最偏远的村子之一。以前,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老百姓贫困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2018年,朝天河村被确定为壮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村,区上统筹724.2万元扶持资金支持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现在,村上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建了加工厂、养殖场,2019年底村集体经营收益37.6万元。”驻村干部周以军介绍说。

近年来,汉滨区将整合的涉农资金、苏陕协作等扶持资金作为村配套产业扶持引导资金,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为348个村注入产业扶持资金8.61亿元,平均每个村经营性资产达到247.4万元,全区村集体经营收益达到4475万元。

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汉滨区一方面在输血,一方面在造血。

今年49岁的贾定菊是汉滨区七堰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丈夫因车祸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供着两个大学生。去年,村集体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品茶园给贾定菊划拨了11亩,目前,茶园收入了8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以前,群众把生活垃圾从楼上往下扔,村里污水横流,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我们采取‘户分类、村处理’的办法,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开支由村集体出,环境美了,群众笑了。”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锋说。

村容村貌村风的改变,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合理的分配政策。汉滨区去年出台的《集体收益管理办法》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按20%比例提取公益金,用于人居环境改善、新民风建设、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等公益事业”。

目前,七堰社区将200万元扶持资金分别入股到专业合作社和商超,年固定收益有20万元,加上其他经营收益,积累高达55.17万元。今年,村里还引进了福建企业发展康养产业,并将集体资产和收益拿出一部分入股,盘活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村集体有钱了,乡亲们脱贫了,这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持续用力,一定会让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老百姓生活更富裕。”汉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正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