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周末

王银的稻田

陈力

平利大贵是个好坝子,多水田、产好米,生养的男娃白白胖胖,生养的女娃细皮嫩肉。以前外地姑娘嫁到这里,娘家的邻里都会啧啧夸赞说道:“这女娃有福气!嫁了个好地方,大米饭管饱吃。将来生的孩子也是‘一碗米’长大!”农村人说的“一碗米”长大,指的是好田好地对勤劳之道的庇荫和馈赠,人从小命好,衣食无忧、不遭饥寒。

王银就是坝子上的嘉峪寺村人。认识他的时候,是在2020年秋分时节。大地华彩,瓜果飘香,稻谷归仓。他通过镇上工作人员找到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我说,今年稻田养鱼产业有了规模、成效不错,正在打谷子、捉肥鱼,还搞了个简单的丰收节活动,想请我帮忙宣传宣传。我以前没见过稻田养鱼,觉得有些好奇,于是立即答应下来。但说心里话,在去稻田的路上,我内心是有些“怀疑”的——王银的稻田养鱼是不是就是个噱头,弄几条鱼放在稻田里而已?

到达稻田后,看到沉甸甸的稻穗,上面洒满阳光,就像看到久违的老朋友。我习惯性地剥开两粒稻谷,把米粒放进嘴里嚼一嚼,满嘴的香味儿。谷穗与拌桶撞击发出的“嘭!嘭!嘭!”声,在坝子上阵阵漾开,仿若大地的心跳。王银正和几个村民一起在稻田里的鱼池子和深水沟里捞鱼,田坎上已经摆放了十几箱子鱼,条条体形肥大、煞是喜人。看来王银所言不虚,真正把稻田养鱼这件事儿弄成了。

忙得差不多了,王银细细和我交流了起来。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先后在天津大港、辽宁本溪、广东东莞、山西运城从事建筑、装潢、餐饮、煤炭等行当,靠着辛苦努力,最终也小有积蓄。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岁数渐大独居在家,王银选择回到大贵,开始经营过一段时间的茶叶和绞股蓝产业,2003年的时候开始在集镇上做起猪肉生意。简简单单的猪肉生意,王银也能弄出“花样”来。没有别的诀窍,一靠勤劳,起早贪黑不说,别人杀猪要请两三个帮手,他只用请一个,自己一人都能扛得起两百斤的猪肉。二靠心细,能准确猜到买者需要什么类型的猪肉,下刀后大小适宜、肉形美观,让“头回客”成为“回头客”。让王银自豪的是,最多的一天,卖出过12头猪3000多斤猪肉。

2018年年初的一天,王银的“牛脾气”上来了,给媳妇“甩脸子”,就因为一碗米饭的事儿。他吃着媳妇做的米饭,觉得一点儿都不香,嗔怪媳妇说:“你现在厨艺简直不行了,连个米饭都煮不好了!”王银媳妇一肚子委屈:“不是我煮得不好,是现在买的的米不好吃了。”王银还是不信,过了两天还专门找到柴火灶自己动手煮了一大锅米饭,果真没法吃出以前的香味儿来。王银陷入了思考,想吃味道好的米没有,但村里的好水田很少有人种了,都说种田划不来,如果把自己的劳力算进去还要亏本。但水田荒芜了,的确让人觉得可惜。

回老家嘉峪寺村种田去!王银不顾媳妇的反对和旁人的不解,毅然作出决定。说是种田,但王银又是在田里掏深沟,又是在田边挖池子,看到的人都懵了,说王银不是在种田,是在瞎折腾。王银没有解释过多,他在内心坚定信念:别人能搞成的稻田养鱼,自己也一定能够搞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的努力,王银把事情弄成了,平均下来,每亩田产稻谷800余斤,养鱼千余斤,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村民都佩服起王银来,还编了一句顺口溜:王银王银,干啥都成!

2020年,王银又有了更大的动作,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把村里连片的四五百亩水田流转过来,推行稻鱼共生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在准备实施水田改造、让小田变大田的时候,王银经常一个人整天蹲在田边上看,时而皱着眉头,时而会心一笑。他媳妇担心地问:“老王,你没事儿吧?怎么变得神叨叨的了!”王银默而不语,继续着他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王银将他学习到的、思考过的在田间地头变成了现实。大田里的鱼池子有圆的、有方的,中间是漏斗状,可以排污,可以增氧。王银自信满满地介绍着这些,嘴里不时说出一些专业术语,俨然是一个农业专家。王银还说,他准备在田坎外建一个小的玻璃房子,可以坐在里面喝茶,看着连片的稻田,鱼儿在里面嬉戏,阵阵稻香扑鼻而入……没想到,粗汉子王银也有如此细腻的诗情。

前一段时间,再次见到王银,他正组织着对水田进行翻整。夕阳映在水田里,泛着粼粼的黄晕,皴染着大地的肤色,预示着丰收的成色。在一处大田里,一侧是机械在翻地平地,另一侧是牛在犁地。耕牛遇上“铁牛”,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成为难得的乡村图景和田园记忆。犁地的人跟王银打趣说:“老王,你这当老板的人了,早都不会犁地了吧!”王银听了,立马脱下鞋袜,挽起裤腿迈进田里,扶起犁径直将牛往前赶,“这是庄稼人吃饭的手艺,怎么可能丢呢!”

忙碌了一天,还没换下满是泥土的衣服,王银就来到集镇上的一家常去的小饭馆,叫了一份炒面、一盘拍黄瓜和一碟油炸花生米,当然两瓶“二两五”是必不可少的。就着简单的吃食,几口下肚后,王银觉得周身的疲劳消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