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汉阴巩固衔接乡村振兴呈现九大亮点

本报讯(通讯员 秦小娟 陈伟)2021年,汉阴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有序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衔接落地,呈现出九大亮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三化”防返贫。今年以来,该县通过抓实责任网格化、监测数字化、帮扶系统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选派108名“第一书记”和189名工作队员驻村包抓108个重点村,为县镇村(社区)选配180名防返贫监测帮扶信息员,3747名县镇村干部、4386名网格员监测帮扶全覆盖。通过创新开发防返贫监测系统平台,录入全县10.4万户31.1万居民家庭成员、收入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实现监测信息化。通过创新“三个一”产业发展、“138”搬迁后扶、医养结合、防贫保险等共同发力,实现精准帮扶。7月7日、7月15日,全市巩固脱贫成果现场推进会和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现场会在汉阴县召开。

创新推行“三联”工作机制。按照“党建引领、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全域发展”的思路,深化“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机制,156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发展,同时与118个机关党组织、149家企业结成发展对子,搭建基层党组织互动共融、乡村发展互促共进平台,带动发展猕猴桃、蚕桑等特色产业6.89万亩,实效农户、村集体、涉农企业三方受益,形成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该做法被全市推广,整县试点成效7次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媒体报道。11月10日,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三联”工作现场会在汉阴县召开。

创新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推行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密切“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治理平台为支撑的“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经验写入2018年省委1号文件,列入全省优秀改革案例,入选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8月16日,全市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现场会在汉阴县召开,该模式被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行。

创新推行“师傅帮带”机制。为有效破解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基层工作经验欠缺、政策法规不熟等问题,汉阴县制定出台了《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实行“师傅帮带”工作方案》,全县108 名第一书记、189名驻村工作队员与 200 余名“师傅”自愿结成对子,通过帮带培养,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接续奋进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队伍。

实施防贫保险。县财政预算185万元购买防贫保险,农户家庭因病、因学、因灾等重大情况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通过行业部门帮扶后依然无法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由保险公司及时启动防贫保险,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返贫致贫最后防线。

创新“三个一”产业帮扶。推行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全县新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入社脱贫群众1.4万户。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委托代管、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将所有脱贫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

创新“138”后续扶持。全面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在搬迁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统领社区各组织;建立社区居委会,优化管理服务;建好社区工厂,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建设产业园区,力促充分就业、稳定增收;搭建便民服务、平价购物、老人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红白理事等“5+3X”服务中心,达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稳得住、能致富”难题。

创新推行“智慧水务”。以通过市场化运营、智慧化服务、系统化驱动“三化联动”为抓手,推进量化赋权改革,实行三权分立,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兜底管理,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全覆盖。组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搭建“智慧水务”监控、制水、缴费三大平台,确保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全县集中供水率从55%提升至96.48%,自来水普及率达99.31%,水质合格率100%,并成功创建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创新医养结合。该县11所敬老院均建立医务室、康复理疗室、心理咨询室,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做到养中有医、医养结合。依托敬老院建成3所特困供养人员养护中心,通过公开招聘,聘用156名护理人员,其中脱贫人口45人、残疾人18人,共护理特困供养人员1150名,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的多赢目标。